如何全面理解日语的时态问题
说到“时态”问题,就不可避免的要和“自动词”和“他动词”有所关联。所以,如果有对自他动词的概念和分类不甚了解的童鞋们,可以看看前面的文章哦!顺便声明一下,本篇知识的讲解,是小编的学习的心得体会,所以在“专业术语”使用上就没有那么严格了,如果与语法书有出入,还请谅解。
(一) “时态”的概念问题。
童鞋们,我们的动作,在时间轴上有过去,现在和未来三个时间段,这点能理解吧。日语对于时间轴上的时间,做了更简化的规定:
1、过去 「過去形・た形」为代表。
2、一般现在将来 「用言原形」为代表。
那么,什么是 “态”呢?动作无论发生在过去、现在还是将来,每一个动作基本都经历了“四”个过程:
1、准备态 「ておく」 为了做某件事而提前把某个动作完成。
例:本文章を書くために、私は色々な資料を調べておきました。
为了写这篇文章,我事先查阅了各种各样的资料。(确实查阅了很多资料)
2、进行态 「ている」 在某个时间点正在做某个动作。
例:今、私は日本語に関する文章を書いています。
现在我正在写一篇关系日语的文章。(我确实正在写)
3、完成态 「てしまう」 有意进行的某个动作完成了。
例:2時間もかかって、やっと文章を書いてしまいました。
花费了2个小时,终于把文章写完了。(到此确实结束)
4、存续态 「てある」 人为动作结果的存续。
例:パソコンに日本語に関する文書が書いてあります。
电脑里面写着一篇关于日语的文章。
(二) 态的再梳理
童鞋们通过以上的例子,能够初步了解时态的概念了吧。我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(写这边文章),给同学们做了一个很实际的时态应用展示。
首先,我要写文章,为了写这篇文章,我要先找参考资料,这是准备;
接下来,我要把找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后,开始我的文章书写,这是进行;
第三步,经过我的奋笔疾书,终于完成了这篇日语相关文章,这是完成;
最后,我点击保存,关掉电脑,文章就保存在我的电脑里了,这是存续。
(三) 态的再认识
1、 平时说话没有使用,不等于“态”的不存在,我们随意举一列来说明。
例:ア:「ご飯を食べましたか。」这句话里过去时「た」已经包含了“态”这个概念,即:过去助词「た」即可表示“过去”又可以表示“完成”。当然,这句话,你也可以说成:「ご飯を食べてしまいましたか。」完全没有错,只不过有简单的,我们就没有必要用复杂的了,毕竟,语言是用来沟通的,越简单明了越好。
2、 有些时候,不是“态”的不存在,而只是被我们省略了而已。
例:イ:「いいえ、まだです。」就上句话的否定回答来看,这句话是一个省略句。完成的说法是:「いいえ、まだ食べていません。」(没,我还没吃。)
(四) 最后总结
就像同学们在最后例句看到的,(「いいえ、まだ食べていません。」)时态问题不仅仅就这么简单的用法,有的“态”会有两种或者三种用法。但是,其他用法都是在基础用法上的延申,只要掌握了基本用法,其他的学起来也就水到渠成了。